第三百七十三章、枭雄末路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轰隆隆……”
炮火声磨灭了希望,苦心谋划的偷渡,最终还是走漏风声。
闻讯赶来的虞军水师,在击败义军水师后,把正在渡江的吴军拦腰截成两段。
“陛下,赶紧走吧!”
钭瑞宇拽着傅皓轩劝说道。
损兵折将,谁都不愿意。
怎奈吴军被一分为二,成为了既定事实。
水师是技术兵种,他们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根本不是虞军水师的对手。
“不!”
“朕要等后续部队过来!”
“敌军刚杀过来,长江那么广阔,他们没能力封锁每一个渡口。
……”
傅皓轩一脸激动的说道。
为了成功渡江,吴军上下付出了大代价。
前后将数十万部队抛出去充当诱饵,就为了保住手中的两万精锐。
万万没有想到,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最终渡江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
成功渡江的部队,还不足一万。
这么点儿兵力,别说是北伐中原,保全自身都困难。
“陛下,来不及了!
官军发现了我们,追兵很快就会过来。
不赶紧离开,就走不了啦!”
钭瑞宇急忙催促道。
从一方割据政权变成流寇,谁的心里都不舒坦。
可再怎么难受,日子总是要过的。
战争进行到现在,吴军已经岌岌可危。
倘若不抓紧时间,突破虞军的围追堵截,覆灭就是时间问题。
“不用担心,朕已经下令放弃南昌、九江、安庆等地,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赶来挥师。
其他地区的军队,还有一些路程,但安庆近在咫尺。
算算时间,方墨川所部也该过来汇合了!”
傅皓轩强作镇定的说道。
普通军队损失再多,他都不会心疼。
从广西起兵到现在,他们早就积累了一套拉队伍的经验。
只要核心骨干在,想要恢复兵力,从来都不是难事。
可现在不一样,他苦心经营的班底,也赔进去了大半。
没有了这些家底,就算杀入中原,也很难站住脚。
“陛下,援兵恐怕指望不上了。
虞军知道我们的渡江位置,不可能没有准备。
半渡而击之,只是敌人的第一波攻势,接下来还有更大的麻烦等着我们。
搞不好方将军的部队,刚出安庆城,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正如我们之前撤离南京一样!”
胡宇哲忐忑的说道。
一个政权走到末期,总是少不了背叛。
吴军这种拼凑起来的割据政权,百官的向心力更低。
大部队刚出南京城,就遭到了一系列的围追堵截。
一路折腾下来,搞得吴军士气萎靡不振,迫不得已他们才忍痛割肉的。
本以为能拯救吴国,结果却被敌军精准收割,幕后肯定有叛徒泄露消息。
明知道队伍中有人出现问题,作为降官的胡宇哲,却只能催促皇帝跑路。
现在这种时候,一旦进行忠诚度甄别,他自身就是最大的嫌疑犯。
乱世之中,许多事情是不需要证据的。
可能存在嫌疑,就足以让傅皓轩动杀心。
“不一定是遭到伏击,也有可能是直接背叛。
从我们撤离南京开始,选择投降虞军的部队,就急剧增加。
许多分散在外的部队,只要在战场上处于劣势,就会选择投降敌军。”
右丞相杨敬仁直接捅破了窗户纸,也浇灭了傅皓轩最后的幻想。
乱世之中,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忠诚。
“撤!”
傅皓轩的命令刚下达,远方就出现了打着吴军旗帜的队伍,帅旗上还绣着一个方字。
来不及进行庆祝,这股突如其来的援兵,直接对吴军发起了进攻。
“该死的方墨川,朕如此信任他,居然背叛了朕!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向北突围,不要和敌人纠缠。”
傅皓轩咬牙切齿的说道。
叛徒比敌人更可恶,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绝对要先清理门户。
对方墨川的背叛,众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可事实摆在眼前,如果不是遇上了熟人,吴军士卒根本不会让他们靠近。
……
两支吴军在长江北岸,展开了激烈厮杀。
看着部将为了纳投名状,把屠刀对准了昔日的同僚,方墨川心如刀绞。
可惜这一切,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他这个主帅不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背刺老东家,下面的小弟却没这种压力。
从接受招安那一刻开始,他就对队伍失去了控制。
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大家摇身一变成了虞军的将领,上面让他们围剿叛军合情合理。
不纳这份投名状,永远不可能被视为自己人。
成不了自己人,他们的官帽子就不会稳。
现在不追责,战后也会被清算。
为了自身的利益,小弟们纷纷选择背刺旧主,留下方墨川独自伤感。
“将军,现在带着亲兵参战,还来得及!”
一旁的中年师爷开口提醒道。
大家共事了一场,他也用安庆守军,换了晋升之阶。
对这位旧日的东家,还留有几分感情。
此时的劝说,完全是真心实意。
忠义之人,固然受人钦佩。
可若是在敌对阵营,那还是死了的好。
不及时在政治上同叛军进行切割,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方墨川必然会因为某种原因获罪。
“没必要了!”
“到了我的位置上,无论做什么,都少不了被猜忌。
与其等朝廷秋后算账,不如主动先走一步,免得脏了成国公的手。
王先生,我知道你的来历不简单,在朝廷那边有不少人脉关系。
这些箱子中的财富,是我半辈子几年积累,现在都交给你了。
无论是你自用,还是拿去打点上官,只求我死后朝廷不再清算家小、旧部。”
说完,方墨川整个人都抽泣了起来,嘴角开始口吐白沫。
见到这一幕,王师爷大惊失色。
他想过各种可能,唯独没有想到,方墨川会这么刚烈。
“快,请郎中!”
慌乱中,王师爷急忙冲亲兵喊道。
“不用费心了,人都被我打发出去啦!”
“他们想要下半辈子过的舒服,需要向朝廷证明自己的忠诚。
跟着我南征北战这么多年,没有闯出什么名堂,最后时刻总不能再拖累他们。
王先生放心,事先我都安排好了。
在出征之前,就给了他们一个锦囊,里面有我的亲笔信,上面交代好了后事。
这里还有一封我的亲笔书信,如果有人闹事,你拿出来安抚军心便是。
或许是我想多了,可能这些都用不上了!”
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完遗言,方墨川闭上了双眼,嘴角还露出一丝解脱的笑容。
生命的弥留之际,他终于看透了人性。
倘若在吴国鼎盛时期,下属中肯定都不缺忠义之士。
可现在是穷途末路,连皇帝傅皓轩,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大难临头各自飞。
为了朝廷的招安,下面的人既然可以背叛傅皓轩,同样也可以舍弃他这位主将。
在利益面前,真正关心他死活的,只有极少数人。
搞不好许多人,还会暗自庆幸。
死了他这位领头的,下面的降兵各自为政,再也聚拢不起来。
对朝廷的危险不复存在,就不会有那么多猜忌,大家都可以睡个安稳觉。
……
“嗖、嗖、嗖……”
一阵箭雨过后,跟在傅皓轩身边的队伍,又减少了十余人。
望着眼前严阵以待的虞军骑兵,吴军高层纷纷流露出绝望的表情。
刚被自己人背刺一波,正是士气最低迷的时候,又被敌人的骑兵给盯上了。
“结阵,同敌人拼了!”
傅皓轩冷漠的下令道。
生死关头,他没有多余的念头,只想着和敌人搏命。
杀死一个算一个,杀死一双赚一个。
“生擒伪帝者,赏银万两,升三级!”
施靖林一脸兴奋的下令道。
收复南京的大功,他没有赶上。
本以为这场平叛战争,他只能打打酱油就完了。
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关头傅皓轩居然带着一群残兵败将,一头撞进了他的防区。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送上门来的大功,绝对没有错过的道理。
如果这种场合,还能跑了傅皓轩,他这总兵官就不用当了。
在高额悬赏的诱惑下,辽东镇的官兵,都兴奋了起来。
眼前的叛军,在他们眼中,全部变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
除了伪帝的赏格高外,其他叛军高层,朝廷一样给出了不同档次的悬赏。
随便抓到一个,都可以跨越阶层。
生死关头,吴军展示出了精锐的素养,以最快速度结成了方阵。
面对长枪阵,辽东骑兵没有丝毫惧意,直接拿出火铳进行齐射。
“砰、砰、砰……”
时代不一样了,以往对付骑兵的军阵,随着武器的更替,变得跟不上时代。
缺乏盾牌守护的吴军士卒,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挡射出的子弟。
顷刻间,前排的吴军士卒便死伤一片。
原本牢不可破的方阵,很快出现了破绽。
觉察到机会,没有丝毫犹豫,辽东铁骑立即发起进攻。
一道口子被撕开,寄予厚望的军阵,很快被骑兵冲击了稀碎。
以吴军这些精锐的素质,本可以发起反击的,怎奈在逃亡途中,丢掉了太多的武器装备。
专门用来破甲的钝器,对付骑兵的斩马刀,通通都不知所踪。
即便是如此,吴军士兵还是在奋力反击。
辽东铁骑除了少数重装骑兵外,更多还是以轻骑兵为主,防护能力并不是那么强。
步兵打骑兵固然很吃亏,但只要舍得用命拼,总是能够有所收获。
三五成群的吴军士兵,拿起长枪就朝着一名敌军骑兵捅去,这一刻生死已经被置之度外。
顷刻间一人,被敌军的枪头刺穿,数人被战马带飞。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终于有一名战友的长枪插入了对方的铠甲中,成功把敌人从战马上捅了下来。
没有丝毫犹豫,附近的吴军士兵,立即拿起武器向落地的敌军士兵发起进攻。
作为吴国最精锐的部队,他们享受着最好的待遇,对吴国的认同感也是最高的。
国破家亡之际,自己死不死已经不重要,关键是要把敌人干死。
这股子狠劲儿,着实震撼了观战的辽东系将领。
“敌人在困兽犹斗,传令各部拉开距离,尽量利用火铳和弓箭解决战斗!”
施靖林果断下达命令。
内心深处,他忍不住滴血。
刚才的短暂交锋中,就有上百名骑兵倒下,这些都是他们施家在大虞的立身之本。
敌人想要拼命,他可舍不得拿宝贵的辽东铁骑,同这些叛军以命换命。
“五哥,这些叛军比预想中难缠。
勋贵系能够把他们逼到这份上,看样子我们对他们的实力,还是低估了不少。”
施靖忠压低声音说道。
在此战之前,他的固有认知中,一直都是鞑靼骑兵战斗力天下第一,他们辽东军天下第二,其他部队都是土崩瓦狗。
哪怕是声名赫赫的两广六镇,在他眼中也就和其他边军一个档次,距离他们还有不小的距离。
通过和叛军交锋的对比,他的认知受到了剧烈冲击。
一支残兵败将,本该一触即溃的,结果敌人居然能给辽东铁骑带来不小的伤亡。
倘若在全盛时期,遇上这支部队,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还会更大。
“嗯!
传承几百年的将门世家,哪怕是衰落了,手中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借助这次平叛战争,勋贵系培养出了不少将才,算是完成了浴火重生。
不过无需太过担心,文官集团不会放任他们继续做大。
新一轮的文武之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朝堂上爆发。
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趁机捞取好处即可。
想来那帮勋贵子弟,也看不上我们辽东那片苦寒之地。”
嘴上说的轻松,眉宇间施靖林还是露出了一丝忌惮。
相较于勋贵系,辽东系的根基,还是太浅了。
在朝堂上,只能依附文官。
在军中看似拥有诺大的名头,可实质性的影响力,却局限在了辽东地区。
勋贵子弟立了功,可以到大虞各个行省做官,辽东子弟却被禁锢在了辽东。
一方面是朝廷的刻意压制,另一方面也是辽东将门为保障自身的地位,不给他们外调的机会。
夕阳西下,血腥的战斗渐渐进入尾声。
能够站立起来的吴军士兵,数量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跟在傅皓轩身边的十余人。
活到了最后,不是他们多么骁勇,也不是他们运气爆棚,纯粹是官军想抓活的。
对大虞朝廷来说,生擒傅皓轩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
“傅逆,赶紧投降吧!”
“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你肯投降,本将不介意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的!”
扫视了一眼战场,施靖林开口劝降道。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910/474165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炮火声磨灭了希望,苦心谋划的偷渡,最终还是走漏风声。
闻讯赶来的虞军水师,在击败义军水师后,把正在渡江的吴军拦腰截成两段。
“陛下,赶紧走吧!”
钭瑞宇拽着傅皓轩劝说道。
损兵折将,谁都不愿意。
怎奈吴军被一分为二,成为了既定事实。
水师是技术兵种,他们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根本不是虞军水师的对手。
“不!”
“朕要等后续部队过来!”
“敌军刚杀过来,长江那么广阔,他们没能力封锁每一个渡口。
……”
傅皓轩一脸激动的说道。
为了成功渡江,吴军上下付出了大代价。
前后将数十万部队抛出去充当诱饵,就为了保住手中的两万精锐。
万万没有想到,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最终渡江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
成功渡江的部队,还不足一万。
这么点儿兵力,别说是北伐中原,保全自身都困难。
“陛下,来不及了!
官军发现了我们,追兵很快就会过来。
不赶紧离开,就走不了啦!”
钭瑞宇急忙催促道。
从一方割据政权变成流寇,谁的心里都不舒坦。
可再怎么难受,日子总是要过的。
战争进行到现在,吴军已经岌岌可危。
倘若不抓紧时间,突破虞军的围追堵截,覆灭就是时间问题。
“不用担心,朕已经下令放弃南昌、九江、安庆等地,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赶来挥师。
其他地区的军队,还有一些路程,但安庆近在咫尺。
算算时间,方墨川所部也该过来汇合了!”
傅皓轩强作镇定的说道。
普通军队损失再多,他都不会心疼。
从广西起兵到现在,他们早就积累了一套拉队伍的经验。
只要核心骨干在,想要恢复兵力,从来都不是难事。
可现在不一样,他苦心经营的班底,也赔进去了大半。
没有了这些家底,就算杀入中原,也很难站住脚。
“陛下,援兵恐怕指望不上了。
虞军知道我们的渡江位置,不可能没有准备。
半渡而击之,只是敌人的第一波攻势,接下来还有更大的麻烦等着我们。
搞不好方将军的部队,刚出安庆城,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正如我们之前撤离南京一样!”
胡宇哲忐忑的说道。
一个政权走到末期,总是少不了背叛。
吴军这种拼凑起来的割据政权,百官的向心力更低。
大部队刚出南京城,就遭到了一系列的围追堵截。
一路折腾下来,搞得吴军士气萎靡不振,迫不得已他们才忍痛割肉的。
本以为能拯救吴国,结果却被敌军精准收割,幕后肯定有叛徒泄露消息。
明知道队伍中有人出现问题,作为降官的胡宇哲,却只能催促皇帝跑路。
现在这种时候,一旦进行忠诚度甄别,他自身就是最大的嫌疑犯。
乱世之中,许多事情是不需要证据的。
可能存在嫌疑,就足以让傅皓轩动杀心。
“不一定是遭到伏击,也有可能是直接背叛。
从我们撤离南京开始,选择投降虞军的部队,就急剧增加。
许多分散在外的部队,只要在战场上处于劣势,就会选择投降敌军。”
右丞相杨敬仁直接捅破了窗户纸,也浇灭了傅皓轩最后的幻想。
乱世之中,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忠诚。
“撤!”
傅皓轩的命令刚下达,远方就出现了打着吴军旗帜的队伍,帅旗上还绣着一个方字。
来不及进行庆祝,这股突如其来的援兵,直接对吴军发起了进攻。
“该死的方墨川,朕如此信任他,居然背叛了朕!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向北突围,不要和敌人纠缠。”
傅皓轩咬牙切齿的说道。
叛徒比敌人更可恶,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绝对要先清理门户。
对方墨川的背叛,众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可事实摆在眼前,如果不是遇上了熟人,吴军士卒根本不会让他们靠近。
……
两支吴军在长江北岸,展开了激烈厮杀。
看着部将为了纳投名状,把屠刀对准了昔日的同僚,方墨川心如刀绞。
可惜这一切,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他这个主帅不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背刺老东家,下面的小弟却没这种压力。
从接受招安那一刻开始,他就对队伍失去了控制。
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大家摇身一变成了虞军的将领,上面让他们围剿叛军合情合理。
不纳这份投名状,永远不可能被视为自己人。
成不了自己人,他们的官帽子就不会稳。
现在不追责,战后也会被清算。
为了自身的利益,小弟们纷纷选择背刺旧主,留下方墨川独自伤感。
“将军,现在带着亲兵参战,还来得及!”
一旁的中年师爷开口提醒道。
大家共事了一场,他也用安庆守军,换了晋升之阶。
对这位旧日的东家,还留有几分感情。
此时的劝说,完全是真心实意。
忠义之人,固然受人钦佩。
可若是在敌对阵营,那还是死了的好。
不及时在政治上同叛军进行切割,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方墨川必然会因为某种原因获罪。
“没必要了!”
“到了我的位置上,无论做什么,都少不了被猜忌。
与其等朝廷秋后算账,不如主动先走一步,免得脏了成国公的手。
王先生,我知道你的来历不简单,在朝廷那边有不少人脉关系。
这些箱子中的财富,是我半辈子几年积累,现在都交给你了。
无论是你自用,还是拿去打点上官,只求我死后朝廷不再清算家小、旧部。”
说完,方墨川整个人都抽泣了起来,嘴角开始口吐白沫。
见到这一幕,王师爷大惊失色。
他想过各种可能,唯独没有想到,方墨川会这么刚烈。
“快,请郎中!”
慌乱中,王师爷急忙冲亲兵喊道。
“不用费心了,人都被我打发出去啦!”
“他们想要下半辈子过的舒服,需要向朝廷证明自己的忠诚。
跟着我南征北战这么多年,没有闯出什么名堂,最后时刻总不能再拖累他们。
王先生放心,事先我都安排好了。
在出征之前,就给了他们一个锦囊,里面有我的亲笔信,上面交代好了后事。
这里还有一封我的亲笔书信,如果有人闹事,你拿出来安抚军心便是。
或许是我想多了,可能这些都用不上了!”
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完遗言,方墨川闭上了双眼,嘴角还露出一丝解脱的笑容。
生命的弥留之际,他终于看透了人性。
倘若在吴国鼎盛时期,下属中肯定都不缺忠义之士。
可现在是穷途末路,连皇帝傅皓轩,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大难临头各自飞。
为了朝廷的招安,下面的人既然可以背叛傅皓轩,同样也可以舍弃他这位主将。
在利益面前,真正关心他死活的,只有极少数人。
搞不好许多人,还会暗自庆幸。
死了他这位领头的,下面的降兵各自为政,再也聚拢不起来。
对朝廷的危险不复存在,就不会有那么多猜忌,大家都可以睡个安稳觉。
……
“嗖、嗖、嗖……”
一阵箭雨过后,跟在傅皓轩身边的队伍,又减少了十余人。
望着眼前严阵以待的虞军骑兵,吴军高层纷纷流露出绝望的表情。
刚被自己人背刺一波,正是士气最低迷的时候,又被敌人的骑兵给盯上了。
“结阵,同敌人拼了!”
傅皓轩冷漠的下令道。
生死关头,他没有多余的念头,只想着和敌人搏命。
杀死一个算一个,杀死一双赚一个。
“生擒伪帝者,赏银万两,升三级!”
施靖林一脸兴奋的下令道。
收复南京的大功,他没有赶上。
本以为这场平叛战争,他只能打打酱油就完了。
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关头傅皓轩居然带着一群残兵败将,一头撞进了他的防区。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送上门来的大功,绝对没有错过的道理。
如果这种场合,还能跑了傅皓轩,他这总兵官就不用当了。
在高额悬赏的诱惑下,辽东镇的官兵,都兴奋了起来。
眼前的叛军,在他们眼中,全部变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
除了伪帝的赏格高外,其他叛军高层,朝廷一样给出了不同档次的悬赏。
随便抓到一个,都可以跨越阶层。
生死关头,吴军展示出了精锐的素养,以最快速度结成了方阵。
面对长枪阵,辽东骑兵没有丝毫惧意,直接拿出火铳进行齐射。
“砰、砰、砰……”
时代不一样了,以往对付骑兵的军阵,随着武器的更替,变得跟不上时代。
缺乏盾牌守护的吴军士卒,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挡射出的子弟。
顷刻间,前排的吴军士卒便死伤一片。
原本牢不可破的方阵,很快出现了破绽。
觉察到机会,没有丝毫犹豫,辽东铁骑立即发起进攻。
一道口子被撕开,寄予厚望的军阵,很快被骑兵冲击了稀碎。
以吴军这些精锐的素质,本可以发起反击的,怎奈在逃亡途中,丢掉了太多的武器装备。
专门用来破甲的钝器,对付骑兵的斩马刀,通通都不知所踪。
即便是如此,吴军士兵还是在奋力反击。
辽东铁骑除了少数重装骑兵外,更多还是以轻骑兵为主,防护能力并不是那么强。
步兵打骑兵固然很吃亏,但只要舍得用命拼,总是能够有所收获。
三五成群的吴军士兵,拿起长枪就朝着一名敌军骑兵捅去,这一刻生死已经被置之度外。
顷刻间一人,被敌军的枪头刺穿,数人被战马带飞。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终于有一名战友的长枪插入了对方的铠甲中,成功把敌人从战马上捅了下来。
没有丝毫犹豫,附近的吴军士兵,立即拿起武器向落地的敌军士兵发起进攻。
作为吴国最精锐的部队,他们享受着最好的待遇,对吴国的认同感也是最高的。
国破家亡之际,自己死不死已经不重要,关键是要把敌人干死。
这股子狠劲儿,着实震撼了观战的辽东系将领。
“敌人在困兽犹斗,传令各部拉开距离,尽量利用火铳和弓箭解决战斗!”
施靖林果断下达命令。
内心深处,他忍不住滴血。
刚才的短暂交锋中,就有上百名骑兵倒下,这些都是他们施家在大虞的立身之本。
敌人想要拼命,他可舍不得拿宝贵的辽东铁骑,同这些叛军以命换命。
“五哥,这些叛军比预想中难缠。
勋贵系能够把他们逼到这份上,看样子我们对他们的实力,还是低估了不少。”
施靖忠压低声音说道。
在此战之前,他的固有认知中,一直都是鞑靼骑兵战斗力天下第一,他们辽东军天下第二,其他部队都是土崩瓦狗。
哪怕是声名赫赫的两广六镇,在他眼中也就和其他边军一个档次,距离他们还有不小的距离。
通过和叛军交锋的对比,他的认知受到了剧烈冲击。
一支残兵败将,本该一触即溃的,结果敌人居然能给辽东铁骑带来不小的伤亡。
倘若在全盛时期,遇上这支部队,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还会更大。
“嗯!
传承几百年的将门世家,哪怕是衰落了,手中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借助这次平叛战争,勋贵系培养出了不少将才,算是完成了浴火重生。
不过无需太过担心,文官集团不会放任他们继续做大。
新一轮的文武之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朝堂上爆发。
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趁机捞取好处即可。
想来那帮勋贵子弟,也看不上我们辽东那片苦寒之地。”
嘴上说的轻松,眉宇间施靖林还是露出了一丝忌惮。
相较于勋贵系,辽东系的根基,还是太浅了。
在朝堂上,只能依附文官。
在军中看似拥有诺大的名头,可实质性的影响力,却局限在了辽东地区。
勋贵子弟立了功,可以到大虞各个行省做官,辽东子弟却被禁锢在了辽东。
一方面是朝廷的刻意压制,另一方面也是辽东将门为保障自身的地位,不给他们外调的机会。
夕阳西下,血腥的战斗渐渐进入尾声。
能够站立起来的吴军士兵,数量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跟在傅皓轩身边的十余人。
活到了最后,不是他们多么骁勇,也不是他们运气爆棚,纯粹是官军想抓活的。
对大虞朝廷来说,生擒傅皓轩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
“傅逆,赶紧投降吧!”
“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你肯投降,本将不介意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的!”
扫视了一眼战场,施靖林开口劝降道。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8910/474165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