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敲响大清灭亡的丧钟
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寒门崛起、锦衣、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大魏芳华、贞观憨婿韦浩、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寒门仕子、终宋、贞观极品小女婿、逍遥小书生、混在皇宫假太监、我的姐夫是太子、非正常三国
各朝的皇帝看得明白,即便没有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也一样会失败。
毕竟晚晴各种矛盾已经积重难返,想要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显然是不可能的。
别说是毫无实权的光绪,哪怕是独揽大权的慈禧想要变法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清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制度早已经僵化,各种利益集团错综复杂的扎根在中华大地上。
任何人想要变法,都会遭到这些利益集团同仇敌忾的对抗,根本就没有半分成功的可能。
戊戌变法可以说是大清最后自强的机会,一旦错过这次机会,大清灭亡的丧钟也将随之敲响。
现在戊戌变法已经失败,各朝的统治者已经可以预见清政府的局势将进一步恶化。
清政府没有通过变法改革自立自强,就必然会继续遭到列强的剥削。
他们非常明白,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远远不是结束,列强必然还会再次发动瓜分中国的侵略战争。
果然不出各朝统治者所料,苏晨接下来的话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戊戌政变后,慈禧伤透了心。”
“无论光绪是否参与了围园杀后计划,反正在慈禧看来,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却串通外人要杀我?”
“既然你不孝,那就别怪我不仁。”
“1898年9月,在顽固派官员刚毅等人的煽风点火下,慈禧头脑发热。”
“对外宣称光绪病重,恐怕活不了几天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打算册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为皇帝。”
“得知慈禧欲行废立之事,不仅清朝的地方督抚,如直隶总督荣禄、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上书反对。”
“就连各国公使也是纷纷照会总理衙门,扬言如果光绪被废,必将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望好自为之。”
“各国公使出面干涉,慈禧对此很不高兴。”
“慈禧觉得废立皇帝是爱新觉罗氏的家事,我决定让谁当皇帝,与伱洋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各国公使也有干涉的理由,他们认为废立皇帝是国事,怎么能是家事呢?”
“并且大清公司从道光开始就不断出让利益,到了光绪这会已经卖无可卖。”
“公司的大股东是我们列强,公司要改选董事长,当然要由我们大股东开会决定了。”
“你慈禧只是小股东,明面上的掌舵人而已,哪有擅自做主的权利。”
“见列强集体反对,慈禧压力山大,只好暂停了废立计划。”
荣禄:太后糊涂啊!大清国都已经到了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这个节骨眼怎么还能轻易废黜皇上呢?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那些顽固派大臣不明事理,怎么连太后也犯糊涂了。
皇帝是大清国的象征,凝聚着天下人心。
原本大清国就动荡不安,风雨飘摇,人心惶惶,全国上下心思各异。
要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太后再把光绪皇帝废了,那只会造成大清国更加动荡。
连朝廷的高层都动荡不安,就更别说原本就人心思变的老百姓。
一个弄不好,趁着大清国改换皇帝的动荡时刻,说不定全国各地会趁机爆发更大规模的百姓造反。
“可是就在事件渐渐平息之际,北方闹起了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兴起之初,清政府的态度模棱两可。”
“有一些官员反对义和团,比如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山东的义和团就是被袁世凯率武卫右军打的销声匿迹。”
“但当时也有许多官员支持义和团,比如原山东巡抚玉贤。”
“玉贤主政山东期间,纵容义和团烧教堂、杀洋人,在被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被清政府免职。”
“后来玉贤回朝述职,跟慈禧讲义和团扶清灭洋可以为朝廷所用。”
“慈禧听说义和团打洋人,又想起当初西方各国反对他废黜光绪,心里顿时便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制衡列强的想法,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由此也发生转变。”
“1900年1月,慈禧不顾外界的反对,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
“有了慈禧的默许,义和团在直隶地区很快就发展到了二十万之众。”
“感觉手上有了筹码,慈禧召开王公大臣会议,在会上宣布光绪孱弱多病,上负祖宗社稷,下误黎民百姓。”
“决定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为皇楚大阿哥,并计划于1月31日举行光绪的退位仪式。”
“见慈禧又要废除光绪,各国公使随即再次强烈反对。”
“端郡王载漪担心慈禧打退堂鼓,煮熟的鸭子又要飞。”
“立即跑去跟慈禧说,洋人嚣张气焰不可长,咱有二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正好可以利用他们驱逐洋人恢复旧制。”
“为了让慈禧下定决心,端郡王载漪当时还勾结李连英。”
“找了一些义和团在宫里表演刀枪不入,让慈禧相信义和团有实力对抗洋人。”
“后来刚毅跑到涿州溜达了一圈,回来也对慈禧说义和团枪炮不伤,犹如神明附体。”
“就这样,在身边人的影响下,慈禧对义和团仅有的一点不信任也烟消云散。”
嬴政:都已经昏聩到这种地步了吗?连刀枪不入的鬼话也能相信。
他都有些无语了,手底下的大臣昏庸无能也就算了,作为实际掌权者的慈禧居然也能这么愚昧。
他原本还以为慈禧只是祸国殃民的妖后,现在看来,居然也这么愚蠢。
刀枪不入一听就假得离谱,就更不用说枪炮不伤了。
要是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清政府也不会接连遭遇西方列强的欺辱了。
就慈禧想要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的戏码,在他看来无异于饮鸩止渴。
义和团虽说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但作为农民起义,最后肯定也不会和清政府站在一边。
即便义和团有能力对付西方列强,也注定会成为清政府尾大不掉的心腹大患。
再说了,就义和团这种江湖骗子,怎么看都不可能是洋人的对手。
他猜测慈禧估计是气疯了,要不然也不会失去理智看不清当前的局势。
“然而,慈禧和顽固派们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自欺欺人玩脱了,死了很多人,也激怒了列强。”
“1900年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会清政府。”
“限两月之内剿除义和团,否则将派水陆各军入直隶地区代为剿平。”
“6月初,限期已到,各国公使见清政府无法控制形势,便决定组成八国联军直接出兵平乱。”
“6月中旬,大沽口炮台失守。”
“慈禧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发出解散义和团的上谕。”
“此举表明,慈禧怕了,又服软了。”
“可是就在上谕发出的第二天,慈禧又接到端郡王载漪杜撰的假情报。”
“说外国公使发出照会,要求慈禧立即归政于光绪,废大阿哥,并允许洋兵入京。”
“慈禧一听,让我把权利给让出来,交给光绪那小子,难道洋人不知道我与光绪有矛盾吗?”
“这要是交权了,我还有活路?”
“这帮洋鬼子我服务了你们四十年,现如今却要帮那个逆子来夺我的权。”
“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怒之下,慈禧丧失理智。”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连下两道诏书。”
“一道是下给顽固派的,慈禧让他们整军备战。”
“另一道是发给地方督抚的,慈禧让他们派兵进京勤王,协助朝廷驱逐洋兵。”
李鸿章:太后平时挺聪明的,怎么这种关键时候就糊涂了呢?
他收到太后的宣战诏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怀疑太后是不是老糊涂了。
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朝廷根本就不可能是八国联军的对手。
以大清国的实力,别说是八国联军了,就是随便一个西方列强,都不是别人的对手。
要是大清国真的这么硬气的话,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了。
当初太后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时,他就是反对的,认为这太扯了。
刀枪不入,枪炮不伤,他一听就知道假得很。
他都有些怀疑太后病急乱投医,居然也能相信这些江湖骗子。
用这二十万的义和团去对付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他只能说以卵击石,毫无胜利的半分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慈禧发给地方督抚的诏书,如今有三点经常被人误解。”
“第一,慈禧当时只说要跟欺凌我国家、侵占我土地、勒索我财物的入侵者开打。”
“但她没说要跟谁打,并没有具体指明开战对象。”
“现在一些电视剧中演绎成慈禧指名道姓对十一国宣战,这其实是虚构的情节。”
“第二,所谓的宣战诏,并非正式公文。”
“清朝的正式宣战诏书里面一定会有类似布告天下的字样,比如光绪在甲午年颁布的宣战诏书中就有,但慈禧在庚子年颁布的宣战诏中并没有相关内容。”
“结合慈禧也没有具体指名宣战对象,不难发现,庚子宣战谕旨其实只是内部通知。”
“慈禧通知地方督抚,洋鬼子打到家门口了,朝廷决心迎战,你们都来帮忙。”
“由于只是内部通知,所以慈禧当时也没有将宣战诏递交给各国公使。”
“也就是说,清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各国正式宣战。”
“各国也没有对清政府宣战,双方是一种战而不宣的状态。”
“第三,由于邮电系统混乱,地方督抚当时收到了前后不一致的诏书。”
“义和团运动最兴盛的时期,拆铁道、拔线杆,把北京对外联络的电线杆子都给拔了。”
“这导致朝廷的诏书无法通过北京的电报局下发,只能先用六百里加急送到河北保定,再经由保定电报局转发给各地。”
“路上耽误再加上办事效率低下,等到诏书下发到地方督抚手上时,已经是几天后了。”
“而让督抚们感到非常无语的是,就在收到宣战诏的同时,他们又收到了另一封意思截然相反的电报。”
“头脑发热的劲头过去后,慈禧又冷静了下来。”
“毕竟她不能像端郡王载漪那样为了图私利泄私愤,也不能像义和团那般狂热而不计后果。”
“于是慈禧便给督抚追加旨意,让他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
李世民:朝令夕改是兵家大忌,身为晚晴的统治者,实在是愚蠢至极。
他不禁微微摇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国的末日。
看得出来,大清国的局势之所以一步一步恶化,以至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全都是慈禧这个妖后一手导致的。
要是没有慈禧祸国殃民,说不定大清国不会落到这般田地,老百姓也不会遭受耻辱。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清国在慈禧手上走向灭亡。
原本大清的实力就弱小,远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
现在又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朝令夕改,发布大相径庭的诏令,只能让大清败得更快。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大清国很可能会亡于这场战争。
毕竟要是对付义和团的话,还不至于八国联军一起出动。
以他对西方列强贪婪成性的了解,八国联军发动的这次战争很可能不仅仅只是为了消灭义和团,主要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瓜分大清国。
“看到大相径庭的两封电报,督抚们陷入混乱。”
“一会说要打,一会说要自保,一会说要灭了洋人,一会又要求保护使馆。”
“在这种情况下,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奎、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堂、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一种选择。”
“既然朝廷让我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那我们就以这道圣旨为准。”
“至于宣战诏,那是乱诏。”
“正所谓凡是朝廷的旨意都是正确的,凡是朝廷旨意前后矛盾的,以有利于我等的为准。”
“我们没有否定朝廷的诏书,我们只是执行朝廷的旨意。”
“6月26日,在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上海道台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举行会晤,并议定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乡内外章程》十条。”
“根据协议,东南九省督抚向列强表明中立态度,不参与战争,这一事件被称为东南互保。”
“南方搞东南互保之初,慈禧也没太在意。”
“因为这时候她也是乱的,到底是打还是和,她拿不定主意。”
“为了安抚各省督抚,慈禧很快又下发了一份内部通知,向地方督抚解释宣战诏的由来。”
“这意思很明显,宣战诏书是写给国人自己看的,意在平复包括义和团在内的国人的情绪,你们要体谅朝廷的苦衷。”
刘彻:东南互保协议的签订,已经说明了清政府控制不了地方。
到了这种时候,清政府的掌控力大降,地方已经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
虽说慈禧发布了两道意思截然相反的诏书,但地方督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而不是有利于清政府的,就已经可以看出地方不听中央朝廷的调令了。
况且东南九省的督抚还绕开慈禧,单独和西方列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都足以说明清政府已经无法掌控地方了。
东南九省大搞互保,慈禧之所以不在意。
并不是慈禧拿不定是打是和的主意,而是慈禧不敢揪着不放。
毕竟面对八国联军的威胁,慈禧要是敢责罚东南九省的督抚,只会陷入更大的危机。
即便慈禧想要动手解决公然挑衅清政府的东南九省,至少也要渡过八国联军侵华的危机再说。
不过照他看来,八国联军来者不善,慈禧八成躲不过这次的危机。
“但到了7月,随着直隶提督聂士成战死,天津沦陷。”
“不堪因战败而丢面子的慈禧态度又变了,开始对主和派官僚大开杀戒。”
“与此同时,慈禧也开始要求南方督抚赶紧派兵勤王,语气和措辞非常严厉。”
“参与东南互保的九个省中,山东离京城最近,因此袁世凯收到的电报最多。”
“打心底里袁世凯不想去,因为他的实力与聂士成差不多。”
“既然武卫前军打不过八国联军,他的武卫右军肯定也打不过,去了只是送死。”
“于是袁世凯便扯各种理由不动身,一会说没准备好没法去,一会又说义和团作乱,自己实在抽不出兵力支援。”
“后来袁世凯实在蒙混不过去了,就派了四千绿营去送死。”
“不过这些炮灰的运气还不错,走到半路时战争结束了,逃过一劫。”
“慈禧催促袁世凯出兵的同时,还给李鸿章发去电报,要求李鸿章赶紧进京,负责与各国公使和谈。”
“此时的慈禧很清楚,这仗打不赢,洋人又只买李鸿章的面子,要想平息事端,非李鸿章出马不可。”
“但李鸿章收到电报后表示国事未定,坚决不去。”
“李鸿章认为,既然要和谈,那就得先罢免刚毅、端郡王载漪等人的职务。”
“如若不然,他在前面与洋人谈判,顽固派在后方捣乱,他去了也是白费功夫。”
“慈禧很想让李鸿章来,但她又不想撤掉刚毅那帮马屁精,一来二去时间就耽误了。”
“8月13日,联军一万多人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
“第二天,北京沦陷,慈禧挟持光绪仓皇逃往山西。”
对于朝廷的大败而逃,晚清的老百姓都已经麻木了,早已经习惯了。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就一直在战败,从来没有赢过一次和列强的战争。
因此在清政府要和八国联军打仗的时候,他们老百姓就一致认为清政府必然大败。
最后的结果,也果然没有出乎他们的预料,甚至败的速度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快。
在他们老百姓看来,京城好歹也是都城,清政府派了重兵把守。
面对洋人的一万兵力,清政府哪怕守不住,最少也要抵挡一两个月吧!
可哪里想到,一万联军第一天到达北京城,结果第二天就攻破了,这速度之快超乎他们的想象。
现在他们老百姓越来越觉得,清政府的倒台就快到了。
“流亡途中,慈禧的声望跌至谷底,也不再指望义和团能抵御外敌,便发布了彻底镇压义和团的命令。”
“并给李鸿章拍去电报,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全权代表。”
“李鸿章看到电报,知道事情闹大。”
“旋即离开广州,踏上了艰难的谈判之路。”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抵达北京,然后他就以背锅侠的身份与八国联军达成协议即《辛丑条约》。”
“如果说李鸿章之前签订的卖国条约或多或少与他还有一些关系,那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与他就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并且也正是在李鸿章的据理力争下,慈禧逃过了列强的追责。”
“当时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处死端郡王载漪、刚毅等12人,并要求严惩142名官员,这些官员都是曾经支持义和团的顽固派。”
“无论怎么看,慈禧都是头号责任人,最起码也要交出权力,退居二线。”
“但在李鸿章的坚持下,慈禧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李鸿章替慈禧的错误决策背了黑锅,又帮她免去追责。”
“所以事后慈禧对李鸿章是感激涕零,没有追究他在战争期间的抗旨行为。”
“至于其他几位督抚,慈禧也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梁启超:这老贼也是多管闲事,除掉慈禧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被老贼搅合了。
他对李鸿章憎恨的同时,对慈禧逃脱列强的制裁感到惋惜。
在八国联军对此慈禧的时候,他还志得意满,想着光绪再过不久就可以掌权了,到时候属于他们变法派的机会来了。
因为他非常清楚,慈禧根本就不可能是八国联军的对手,战败已成必然。
而八国联军一直是支持光绪掌权的,完全可以借着慈禧战败的机会,彻底把慈禧赶下台,让光绪重登大宝。
一旦光绪掌权,他们变法派重新上台,中华民族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可现在一切都化为了泡影,李鸿章这个卖国贼保下了慈禧老妖婆。
这也就意味着变法派再无出头之日,整个中华民族彻底断绝了最后变法自强的机会。
“慈禧之所以没有追究几位地方督抚的责任,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东南互保保全了南方九省未受到战乱影响。”
“而慈禧在战后面临的第一件要紧事就是凑钱赔款,南方保存了元气,这在慈禧看来,督抚们立了大功。”
“再一方面,慈禧这时候只是光杆司令,就算她想追责也无力追究。”
“1899年前后,清政府在北方的武装力量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是驻留东北的十余万关外八旗,这部分被沙俄侵略军消灭。”
“二是慈禧令荣禄组建的武卫军,又分为五部。”
“这其中的武卫中军、武卫前军、武卫后军都被八国联军重创。”
“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且宋庆指挥的武卫左军与武卫右军的关系又极好,很多军官私下里都是拜把子兄弟。”
“如此一来,慈禧要是还想维持统治,她就只能依靠地方督抚。”
“另外,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关系也是盘根错节。”
“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刘坤一是湘军大佬,张之洞与湘淮两系的关系都很好。”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门生,闽浙总督许应奎的族叔曾与湘军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也与湘淮两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些东南督抚私下里穿一条裤子,慈禧敢动其中一个,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不可控的后果。”
“比如造反,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过造反,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1900年6月下旬,也就是收到宣战诏书后,张之洞第一时间就盘算着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
“即一旦北京不保,慈禧死了,他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
“所以说庚子国难后,慈禧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
“先稳住局势再说,追究责任什么的不现实,也没必要。”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对于李鸿章没能造反成为总统感到惋惜,一个个不禁暗骂李鸿章太过胆小。
对于清政府,对于慈禧太后,他们老百姓可谓是深恶痛绝,恨不得有人能够早点推翻清政府。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清苦,都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
现在慈禧又打了败仗,需要给八国列强巨额赔款,这是要把他们老百姓往死里逼。
所以他们希望有人可以终结这一切,这样他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而最有希望推翻清政府的就是李鸿章,可偏偏李鸿章没有这个胆量造反。
在慈禧战败后,慈禧的威望跌到谷底,再加上慈禧已经无兵可用。
这个关键时刻,要是李鸿章联合东南的督抚,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推翻慈禧。
“不过慈禧没有第一时间追究责任,不代表她不想追究。”
“毕竟东南互保是三藩之乱后,大臣首次公开联合对抗朝廷。”
“如果不加以制衡,地方长期保持尾大不掉的半独立局面,大清迟早要完。”
“于是到了1902年1月,慈禧返回北京后,便开始着手瓦解东南互保。”
“当时李鸿章、刘坤一先后病死,一向支持洋务派的荣禄也病死。”
“随着大佬们的陆续离世,慈禧随即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八旗贵胄,扶持这些人登上政治舞台,填补空缺。”
“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满洲镶白旗出身的铁良。”
“1903年,许应奎、德寿病死,王之春被调到广西担任巡抚。”
“见南方督抚大多易主,慈禧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慈禧派铁良两次南下,打着清查各省财政和整顿兵工厂的名义。”
“一面解散或收编南方的地方武装,一面对湘淮两系的小金库进行大肆搜刮。”
“比如作为淮军小金库的江南制造总局,就被铁良搜出了八十万两存银。”
“收拾了南方军头后,铁良又被慈禧当做棋子,处处与北方军头代表袁世凯暗中较劲。”
“1906年,袁世凯编练的北洋第三、第五、第六镇被铁良收入囊中,仅保留第二、第四两镇的指挥权。”
“铁良时不时跳出来唱反调,让袁世凯气愤不已。”
“于是他便联合庆亲王参了铁良一本,说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
“然而,铁良本来就是慈禧安排的棋子,慈禧又怎么可能自断臂膀呢?”
“结果袁世凯弄巧成拙,遭到慈禧明升暗降,改任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失去了军权。”
“1907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被一同调入军机处。”
“七年前的东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瓦解下烟消云散。”
朱棣:东南互保的大好局势,就这么被慈禧轻而易举的瓦解了。
在战败的阴影下,慈禧还能重新站起来,并瓦解掉东南互保的威胁。
他只能感慨慈禧的威望太盛,压得下面的大臣不敢生出异心。
在慈禧战败的时候,但凡汉臣有点骨气,完全可以把慈禧赶下台。
毕竟那时候慈禧要声望没有声望,要兵力没有兵力,发动政变除掉慈禧不要太容易。
可无奈那些汉臣已经被满清的统治驯服了,完全不敢升起一点造反的念头。
不过即便错过了推翻清政府的最佳时机,照这样下去,清政府的灭亡已成定局。
原本清政府就已经日落西山,现在又加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额赔款的影响,清政府已经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的那一刻,大清灭亡的丧钟就已经敲响。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1336/416506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
毕竟晚晴各种矛盾已经积重难返,想要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显然是不可能的。
别说是毫无实权的光绪,哪怕是独揽大权的慈禧想要变法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清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制度早已经僵化,各种利益集团错综复杂的扎根在中华大地上。
任何人想要变法,都会遭到这些利益集团同仇敌忾的对抗,根本就没有半分成功的可能。
戊戌变法可以说是大清最后自强的机会,一旦错过这次机会,大清灭亡的丧钟也将随之敲响。
现在戊戌变法已经失败,各朝的统治者已经可以预见清政府的局势将进一步恶化。
清政府没有通过变法改革自立自强,就必然会继续遭到列强的剥削。
他们非常明白,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远远不是结束,列强必然还会再次发动瓜分中国的侵略战争。
果然不出各朝统治者所料,苏晨接下来的话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戊戌政变后,慈禧伤透了心。”
“无论光绪是否参与了围园杀后计划,反正在慈禧看来,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却串通外人要杀我?”
“既然你不孝,那就别怪我不仁。”
“1898年9月,在顽固派官员刚毅等人的煽风点火下,慈禧头脑发热。”
“对外宣称光绪病重,恐怕活不了几天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打算册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为皇帝。”
“得知慈禧欲行废立之事,不仅清朝的地方督抚,如直隶总督荣禄、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上书反对。”
“就连各国公使也是纷纷照会总理衙门,扬言如果光绪被废,必将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望好自为之。”
“各国公使出面干涉,慈禧对此很不高兴。”
“慈禧觉得废立皇帝是爱新觉罗氏的家事,我决定让谁当皇帝,与伱洋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各国公使也有干涉的理由,他们认为废立皇帝是国事,怎么能是家事呢?”
“并且大清公司从道光开始就不断出让利益,到了光绪这会已经卖无可卖。”
“公司的大股东是我们列强,公司要改选董事长,当然要由我们大股东开会决定了。”
“你慈禧只是小股东,明面上的掌舵人而已,哪有擅自做主的权利。”
“见列强集体反对,慈禧压力山大,只好暂停了废立计划。”
荣禄:太后糊涂啊!大清国都已经到了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这个节骨眼怎么还能轻易废黜皇上呢?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那些顽固派大臣不明事理,怎么连太后也犯糊涂了。
皇帝是大清国的象征,凝聚着天下人心。
原本大清国就动荡不安,风雨飘摇,人心惶惶,全国上下心思各异。
要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太后再把光绪皇帝废了,那只会造成大清国更加动荡。
连朝廷的高层都动荡不安,就更别说原本就人心思变的老百姓。
一个弄不好,趁着大清国改换皇帝的动荡时刻,说不定全国各地会趁机爆发更大规模的百姓造反。
“可是就在事件渐渐平息之际,北方闹起了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兴起之初,清政府的态度模棱两可。”
“有一些官员反对义和团,比如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山东的义和团就是被袁世凯率武卫右军打的销声匿迹。”
“但当时也有许多官员支持义和团,比如原山东巡抚玉贤。”
“玉贤主政山东期间,纵容义和团烧教堂、杀洋人,在被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被清政府免职。”
“后来玉贤回朝述职,跟慈禧讲义和团扶清灭洋可以为朝廷所用。”
“慈禧听说义和团打洋人,又想起当初西方各国反对他废黜光绪,心里顿时便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制衡列强的想法,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由此也发生转变。”
“1900年1月,慈禧不顾外界的反对,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
“有了慈禧的默许,义和团在直隶地区很快就发展到了二十万之众。”
“感觉手上有了筹码,慈禧召开王公大臣会议,在会上宣布光绪孱弱多病,上负祖宗社稷,下误黎民百姓。”
“决定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为皇楚大阿哥,并计划于1月31日举行光绪的退位仪式。”
“见慈禧又要废除光绪,各国公使随即再次强烈反对。”
“端郡王载漪担心慈禧打退堂鼓,煮熟的鸭子又要飞。”
“立即跑去跟慈禧说,洋人嚣张气焰不可长,咱有二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正好可以利用他们驱逐洋人恢复旧制。”
“为了让慈禧下定决心,端郡王载漪当时还勾结李连英。”
“找了一些义和团在宫里表演刀枪不入,让慈禧相信义和团有实力对抗洋人。”
“后来刚毅跑到涿州溜达了一圈,回来也对慈禧说义和团枪炮不伤,犹如神明附体。”
“就这样,在身边人的影响下,慈禧对义和团仅有的一点不信任也烟消云散。”
嬴政:都已经昏聩到这种地步了吗?连刀枪不入的鬼话也能相信。
他都有些无语了,手底下的大臣昏庸无能也就算了,作为实际掌权者的慈禧居然也能这么愚昧。
他原本还以为慈禧只是祸国殃民的妖后,现在看来,居然也这么愚蠢。
刀枪不入一听就假得离谱,就更不用说枪炮不伤了。
要是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清政府也不会接连遭遇西方列强的欺辱了。
就慈禧想要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的戏码,在他看来无异于饮鸩止渴。
义和团虽说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但作为农民起义,最后肯定也不会和清政府站在一边。
即便义和团有能力对付西方列强,也注定会成为清政府尾大不掉的心腹大患。
再说了,就义和团这种江湖骗子,怎么看都不可能是洋人的对手。
他猜测慈禧估计是气疯了,要不然也不会失去理智看不清当前的局势。
“然而,慈禧和顽固派们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自欺欺人玩脱了,死了很多人,也激怒了列强。”
“1900年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会清政府。”
“限两月之内剿除义和团,否则将派水陆各军入直隶地区代为剿平。”
“6月初,限期已到,各国公使见清政府无法控制形势,便决定组成八国联军直接出兵平乱。”
“6月中旬,大沽口炮台失守。”
“慈禧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发出解散义和团的上谕。”
“此举表明,慈禧怕了,又服软了。”
“可是就在上谕发出的第二天,慈禧又接到端郡王载漪杜撰的假情报。”
“说外国公使发出照会,要求慈禧立即归政于光绪,废大阿哥,并允许洋兵入京。”
“慈禧一听,让我把权利给让出来,交给光绪那小子,难道洋人不知道我与光绪有矛盾吗?”
“这要是交权了,我还有活路?”
“这帮洋鬼子我服务了你们四十年,现如今却要帮那个逆子来夺我的权。”
“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怒之下,慈禧丧失理智。”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连下两道诏书。”
“一道是下给顽固派的,慈禧让他们整军备战。”
“另一道是发给地方督抚的,慈禧让他们派兵进京勤王,协助朝廷驱逐洋兵。”
李鸿章:太后平时挺聪明的,怎么这种关键时候就糊涂了呢?
他收到太后的宣战诏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怀疑太后是不是老糊涂了。
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朝廷根本就不可能是八国联军的对手。
以大清国的实力,别说是八国联军了,就是随便一个西方列强,都不是别人的对手。
要是大清国真的这么硬气的话,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了。
当初太后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时,他就是反对的,认为这太扯了。
刀枪不入,枪炮不伤,他一听就知道假得很。
他都有些怀疑太后病急乱投医,居然也能相信这些江湖骗子。
用这二十万的义和团去对付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他只能说以卵击石,毫无胜利的半分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慈禧发给地方督抚的诏书,如今有三点经常被人误解。”
“第一,慈禧当时只说要跟欺凌我国家、侵占我土地、勒索我财物的入侵者开打。”
“但她没说要跟谁打,并没有具体指明开战对象。”
“现在一些电视剧中演绎成慈禧指名道姓对十一国宣战,这其实是虚构的情节。”
“第二,所谓的宣战诏,并非正式公文。”
“清朝的正式宣战诏书里面一定会有类似布告天下的字样,比如光绪在甲午年颁布的宣战诏书中就有,但慈禧在庚子年颁布的宣战诏中并没有相关内容。”
“结合慈禧也没有具体指名宣战对象,不难发现,庚子宣战谕旨其实只是内部通知。”
“慈禧通知地方督抚,洋鬼子打到家门口了,朝廷决心迎战,你们都来帮忙。”
“由于只是内部通知,所以慈禧当时也没有将宣战诏递交给各国公使。”
“也就是说,清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各国正式宣战。”
“各国也没有对清政府宣战,双方是一种战而不宣的状态。”
“第三,由于邮电系统混乱,地方督抚当时收到了前后不一致的诏书。”
“义和团运动最兴盛的时期,拆铁道、拔线杆,把北京对外联络的电线杆子都给拔了。”
“这导致朝廷的诏书无法通过北京的电报局下发,只能先用六百里加急送到河北保定,再经由保定电报局转发给各地。”
“路上耽误再加上办事效率低下,等到诏书下发到地方督抚手上时,已经是几天后了。”
“而让督抚们感到非常无语的是,就在收到宣战诏的同时,他们又收到了另一封意思截然相反的电报。”
“头脑发热的劲头过去后,慈禧又冷静了下来。”
“毕竟她不能像端郡王载漪那样为了图私利泄私愤,也不能像义和团那般狂热而不计后果。”
“于是慈禧便给督抚追加旨意,让他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
李世民:朝令夕改是兵家大忌,身为晚晴的统治者,实在是愚蠢至极。
他不禁微微摇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国的末日。
看得出来,大清国的局势之所以一步一步恶化,以至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全都是慈禧这个妖后一手导致的。
要是没有慈禧祸国殃民,说不定大清国不会落到这般田地,老百姓也不会遭受耻辱。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清国在慈禧手上走向灭亡。
原本大清的实力就弱小,远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
现在又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朝令夕改,发布大相径庭的诏令,只能让大清败得更快。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大清国很可能会亡于这场战争。
毕竟要是对付义和团的话,还不至于八国联军一起出动。
以他对西方列强贪婪成性的了解,八国联军发动的这次战争很可能不仅仅只是为了消灭义和团,主要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瓜分大清国。
“看到大相径庭的两封电报,督抚们陷入混乱。”
“一会说要打,一会说要自保,一会说要灭了洋人,一会又要求保护使馆。”
“在这种情况下,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奎、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堂、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一种选择。”
“既然朝廷让我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那我们就以这道圣旨为准。”
“至于宣战诏,那是乱诏。”
“正所谓凡是朝廷的旨意都是正确的,凡是朝廷旨意前后矛盾的,以有利于我等的为准。”
“我们没有否定朝廷的诏书,我们只是执行朝廷的旨意。”
“6月26日,在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上海道台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举行会晤,并议定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乡内外章程》十条。”
“根据协议,东南九省督抚向列强表明中立态度,不参与战争,这一事件被称为东南互保。”
“南方搞东南互保之初,慈禧也没太在意。”
“因为这时候她也是乱的,到底是打还是和,她拿不定主意。”
“为了安抚各省督抚,慈禧很快又下发了一份内部通知,向地方督抚解释宣战诏的由来。”
“这意思很明显,宣战诏书是写给国人自己看的,意在平复包括义和团在内的国人的情绪,你们要体谅朝廷的苦衷。”
刘彻:东南互保协议的签订,已经说明了清政府控制不了地方。
到了这种时候,清政府的掌控力大降,地方已经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
虽说慈禧发布了两道意思截然相反的诏书,但地方督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而不是有利于清政府的,就已经可以看出地方不听中央朝廷的调令了。
况且东南九省的督抚还绕开慈禧,单独和西方列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都足以说明清政府已经无法掌控地方了。
东南九省大搞互保,慈禧之所以不在意。
并不是慈禧拿不定是打是和的主意,而是慈禧不敢揪着不放。
毕竟面对八国联军的威胁,慈禧要是敢责罚东南九省的督抚,只会陷入更大的危机。
即便慈禧想要动手解决公然挑衅清政府的东南九省,至少也要渡过八国联军侵华的危机再说。
不过照他看来,八国联军来者不善,慈禧八成躲不过这次的危机。
“但到了7月,随着直隶提督聂士成战死,天津沦陷。”
“不堪因战败而丢面子的慈禧态度又变了,开始对主和派官僚大开杀戒。”
“与此同时,慈禧也开始要求南方督抚赶紧派兵勤王,语气和措辞非常严厉。”
“参与东南互保的九个省中,山东离京城最近,因此袁世凯收到的电报最多。”
“打心底里袁世凯不想去,因为他的实力与聂士成差不多。”
“既然武卫前军打不过八国联军,他的武卫右军肯定也打不过,去了只是送死。”
“于是袁世凯便扯各种理由不动身,一会说没准备好没法去,一会又说义和团作乱,自己实在抽不出兵力支援。”
“后来袁世凯实在蒙混不过去了,就派了四千绿营去送死。”
“不过这些炮灰的运气还不错,走到半路时战争结束了,逃过一劫。”
“慈禧催促袁世凯出兵的同时,还给李鸿章发去电报,要求李鸿章赶紧进京,负责与各国公使和谈。”
“此时的慈禧很清楚,这仗打不赢,洋人又只买李鸿章的面子,要想平息事端,非李鸿章出马不可。”
“但李鸿章收到电报后表示国事未定,坚决不去。”
“李鸿章认为,既然要和谈,那就得先罢免刚毅、端郡王载漪等人的职务。”
“如若不然,他在前面与洋人谈判,顽固派在后方捣乱,他去了也是白费功夫。”
“慈禧很想让李鸿章来,但她又不想撤掉刚毅那帮马屁精,一来二去时间就耽误了。”
“8月13日,联军一万多人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
“第二天,北京沦陷,慈禧挟持光绪仓皇逃往山西。”
对于朝廷的大败而逃,晚清的老百姓都已经麻木了,早已经习惯了。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就一直在战败,从来没有赢过一次和列强的战争。
因此在清政府要和八国联军打仗的时候,他们老百姓就一致认为清政府必然大败。
最后的结果,也果然没有出乎他们的预料,甚至败的速度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快。
在他们老百姓看来,京城好歹也是都城,清政府派了重兵把守。
面对洋人的一万兵力,清政府哪怕守不住,最少也要抵挡一两个月吧!
可哪里想到,一万联军第一天到达北京城,结果第二天就攻破了,这速度之快超乎他们的想象。
现在他们老百姓越来越觉得,清政府的倒台就快到了。
“流亡途中,慈禧的声望跌至谷底,也不再指望义和团能抵御外敌,便发布了彻底镇压义和团的命令。”
“并给李鸿章拍去电报,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全权代表。”
“李鸿章看到电报,知道事情闹大。”
“旋即离开广州,踏上了艰难的谈判之路。”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抵达北京,然后他就以背锅侠的身份与八国联军达成协议即《辛丑条约》。”
“如果说李鸿章之前签订的卖国条约或多或少与他还有一些关系,那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与他就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并且也正是在李鸿章的据理力争下,慈禧逃过了列强的追责。”
“当时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处死端郡王载漪、刚毅等12人,并要求严惩142名官员,这些官员都是曾经支持义和团的顽固派。”
“无论怎么看,慈禧都是头号责任人,最起码也要交出权力,退居二线。”
“但在李鸿章的坚持下,慈禧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李鸿章替慈禧的错误决策背了黑锅,又帮她免去追责。”
“所以事后慈禧对李鸿章是感激涕零,没有追究他在战争期间的抗旨行为。”
“至于其他几位督抚,慈禧也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梁启超:这老贼也是多管闲事,除掉慈禧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被老贼搅合了。
他对李鸿章憎恨的同时,对慈禧逃脱列强的制裁感到惋惜。
在八国联军对此慈禧的时候,他还志得意满,想着光绪再过不久就可以掌权了,到时候属于他们变法派的机会来了。
因为他非常清楚,慈禧根本就不可能是八国联军的对手,战败已成必然。
而八国联军一直是支持光绪掌权的,完全可以借着慈禧战败的机会,彻底把慈禧赶下台,让光绪重登大宝。
一旦光绪掌权,他们变法派重新上台,中华民族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可现在一切都化为了泡影,李鸿章这个卖国贼保下了慈禧老妖婆。
这也就意味着变法派再无出头之日,整个中华民族彻底断绝了最后变法自强的机会。
“慈禧之所以没有追究几位地方督抚的责任,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东南互保保全了南方九省未受到战乱影响。”
“而慈禧在战后面临的第一件要紧事就是凑钱赔款,南方保存了元气,这在慈禧看来,督抚们立了大功。”
“再一方面,慈禧这时候只是光杆司令,就算她想追责也无力追究。”
“1899年前后,清政府在北方的武装力量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是驻留东北的十余万关外八旗,这部分被沙俄侵略军消灭。”
“二是慈禧令荣禄组建的武卫军,又分为五部。”
“这其中的武卫中军、武卫前军、武卫后军都被八国联军重创。”
“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且宋庆指挥的武卫左军与武卫右军的关系又极好,很多军官私下里都是拜把子兄弟。”
“如此一来,慈禧要是还想维持统治,她就只能依靠地方督抚。”
“另外,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关系也是盘根错节。”
“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刘坤一是湘军大佬,张之洞与湘淮两系的关系都很好。”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门生,闽浙总督许应奎的族叔曾与湘军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也与湘淮两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些东南督抚私下里穿一条裤子,慈禧敢动其中一个,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不可控的后果。”
“比如造反,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过造反,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1900年6月下旬,也就是收到宣战诏书后,张之洞第一时间就盘算着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
“即一旦北京不保,慈禧死了,他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
“所以说庚子国难后,慈禧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
“先稳住局势再说,追究责任什么的不现实,也没必要。”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对于李鸿章没能造反成为总统感到惋惜,一个个不禁暗骂李鸿章太过胆小。
对于清政府,对于慈禧太后,他们老百姓可谓是深恶痛绝,恨不得有人能够早点推翻清政府。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清苦,都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
现在慈禧又打了败仗,需要给八国列强巨额赔款,这是要把他们老百姓往死里逼。
所以他们希望有人可以终结这一切,这样他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而最有希望推翻清政府的就是李鸿章,可偏偏李鸿章没有这个胆量造反。
在慈禧战败后,慈禧的威望跌到谷底,再加上慈禧已经无兵可用。
这个关键时刻,要是李鸿章联合东南的督抚,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推翻慈禧。
“不过慈禧没有第一时间追究责任,不代表她不想追究。”
“毕竟东南互保是三藩之乱后,大臣首次公开联合对抗朝廷。”
“如果不加以制衡,地方长期保持尾大不掉的半独立局面,大清迟早要完。”
“于是到了1902年1月,慈禧返回北京后,便开始着手瓦解东南互保。”
“当时李鸿章、刘坤一先后病死,一向支持洋务派的荣禄也病死。”
“随着大佬们的陆续离世,慈禧随即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八旗贵胄,扶持这些人登上政治舞台,填补空缺。”
“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满洲镶白旗出身的铁良。”
“1903年,许应奎、德寿病死,王之春被调到广西担任巡抚。”
“见南方督抚大多易主,慈禧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慈禧派铁良两次南下,打着清查各省财政和整顿兵工厂的名义。”
“一面解散或收编南方的地方武装,一面对湘淮两系的小金库进行大肆搜刮。”
“比如作为淮军小金库的江南制造总局,就被铁良搜出了八十万两存银。”
“收拾了南方军头后,铁良又被慈禧当做棋子,处处与北方军头代表袁世凯暗中较劲。”
“1906年,袁世凯编练的北洋第三、第五、第六镇被铁良收入囊中,仅保留第二、第四两镇的指挥权。”
“铁良时不时跳出来唱反调,让袁世凯气愤不已。”
“于是他便联合庆亲王参了铁良一本,说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
“然而,铁良本来就是慈禧安排的棋子,慈禧又怎么可能自断臂膀呢?”
“结果袁世凯弄巧成拙,遭到慈禧明升暗降,改任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失去了军权。”
“1907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被一同调入军机处。”
“七年前的东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瓦解下烟消云散。”
朱棣:东南互保的大好局势,就这么被慈禧轻而易举的瓦解了。
在战败的阴影下,慈禧还能重新站起来,并瓦解掉东南互保的威胁。
他只能感慨慈禧的威望太盛,压得下面的大臣不敢生出异心。
在慈禧战败的时候,但凡汉臣有点骨气,完全可以把慈禧赶下台。
毕竟那时候慈禧要声望没有声望,要兵力没有兵力,发动政变除掉慈禧不要太容易。
可无奈那些汉臣已经被满清的统治驯服了,完全不敢升起一点造反的念头。
不过即便错过了推翻清政府的最佳时机,照这样下去,清政府的灭亡已成定局。
原本清政府就已经日落西山,现在又加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额赔款的影响,清政府已经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的那一刻,大清灭亡的丧钟就已经敲响。
http://www.yetianlian.net/yt111336/416506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