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尽占两省之地,暂缓扩张

第一百六十九章 尽占两省之地,暂缓扩张

    在秦良玉加紧赶路,希望尽快赶到四川的时候,救民军也在四川展开猛烈的攻击。

    面对强大的救民军,那些城池守军的抵抗,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徒劳。

    哪怕需要修桥铺路,安排官吏接手城池,也依旧只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便就抵达了成都府。

    哪怕明知凶多吉少,但是成都府总兵刘佳允,依旧是率领部下官兵,以及1800名民兵出城迎战。

    而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只是一轮枪击过后,刘家允及其部下,就被尽数射杀当场。

    在之后,作为西路军指挥的李鱼亲自出手,借军阵之力,一举破开了成都府城门,杀入了成都府。

    末代蜀王朱至澍,在收到消息之后,便准备带领自己的家眷投井殉国。

    只不过,救民军的速度太快,他才刚刚召集了家眷,就已经被救民军杀入了府中,蜀王朱志澍及其家眷被俘。

    而在另一边,东路军指挥王石,也已经率军进入了重庆府。

    另,任命洪承畴为湖广总督,总领湖广一切军政,招募兵马剿灭贼军。

    不过就是如此,他也是上书崇祯,请求回川相助秦良玉。

    能够让他以女子之身任职总督,那已经是他不拘一格提拔了。

    随后,秦良玉再次率兵进攻大昌。

    没奈何,秦良玉只能再次绕路,经过荆州进入施州卫,希望通过施州卫的剑南司,直接进入石柱宣慰司。

    最终,她也只能无奈悲叹,徒呼奈何。

    若不是靠着先前体内滋生的特殊力量,勉强避开了要害,她已经死于大昌城下了。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天,秦良玉手下兵马,也只勉强剩下了一千。

    为此还与满朝臣公硬刚了一场,他不可能再拨出大批钱粮,那必然会引来满朝文武的反对。

    这话传出去之后,尚且留在京师驻扎的秦良玉侄子秦翼明,不禁气愤非常,若非副将劝阻,他险些打上门去。

    而另一边的秦良玉,则是一路向南,希望能够寻隙进入四川。

    对此,洪承畴是不怎么看好的。

    他并不觉得宋统殷的能力,能够真的打败救民军,哪怕是后防空虚的救民军也是一样。

    最终,崇祯还是同意了秦翼明的请求,并且着旨秦良玉为施州卫总兵,可以在施州卫募兵。

    而在其退出四川的第三天,重庆府城被攻破,重庆府被彻底占据。

    先是进攻大宁,被三百救民军拦截,在一片枪声之中,数千白杆兵瞬间损失惨重。

    至此,四川两个最重要的府城,尽数落入了救民军的手中。

    在收到崇祯的圣旨之后,洪承畴立即带军前往湖广,宋统殷也是开始调兵遣将,希望趁势攻入黄河西岸,直捣贼军老巢。

    哪怕她已经一再小心,最终依旧是大败而回,就连她自己都差点殒命。

    哪怕崇祯乃是大明皇帝,也不得不考虑如此做的后果。

    哪怕秦良玉第一时间发现了不对,立即便就下令撤军,依旧出现了近千伤亡,这让秦良玉大是伤感与愤恨。

    只可惜,她一次次的试探,却总是慢上一步。

    毕竟,他就只是任命秦良玉为四川总督,却无兵无钱拨下。

    然而,在秦良玉率领下,悍勇非常,所向披靡的白杆兵,却是遭遇到了强力阻截,近乎一战而灭。

    只是最终,还是让她失望了。

    只是,她在这些地方可就没有那么大的名望了。

    而当其感到剑南司,进入四川的时候,却是绝望的发现,石柱宣慰司已经被救民军占领。

    同时,紧赶慢赶的秦良玉,也已经抵达了湖广的郧阳府,毅然进入了四川。

    接下来的战斗,那就更不用多说了,许多城池都是望风而降。

    女儿到底不如男子。

    最后,秦良玉只能退回湖广,希望寻找其他地方进入四川。

    甚至,洪承畴在进入湖广之后,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动进攻,而是寻到了秦良玉,向其打探关于救民军的情报。

    面对救民军的步枪,他们尚且没有靠近,就已经被发现击退了。

    另外还升任山西巡抚宋统殷为山西总督,总督山西剿匪之事,并且让其趁着贼军王朝进攻四川,后方空虚之际,跨河攻击贼军后方。

    崇祯也没有拨付钱粮,这让她如何募兵?

    最终,她也只能上书崇祯,希望崇祯能够拨付一些钱粮。

    而满朝文武大臣收到消息之后,则是纷纷冷笑斥责。

    又两个月,救民军占领了四川最南部的四川行都司、东川府、乌撒府,播州宣慰司等地,彻底占领了四川,虎视云贵以及胡广。

    在收到奏疏之后,崇祯其实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崇祯还是那句话,钱粮军队自筹。

    四川都被救民军给占了,他那册封的四川总督,又还有什么意义?

    难不成,她还能进入救民军领地招兵?那不是找死呢吗?

    本来,她是想在云贵湖广等地募兵的。

    而当其知道,救民军掌握着犀利火器,射程足有千米的时候,不禁一阵头皮发麻。

    他在跟随杨鹤的时候,也是与救民军进行过战斗的。

    那个时候,救民军就仗着弓箭之利,远隔四五百米,将他们压的抬不起头来,再加上救民军本身的强悍,这才是将他们数万大军击溃。

    而现在,如果救民军,真的拥有千米射程的火器,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他们根本碰不到敌人,就要被敌人以火器歼灭了。

    一时之间,洪承畴也是不禁感到丧气不已。

    除非

    感受着体内在小腹丹田流转的暖流,洪承畴陷入沉思。

    秦良玉就曾经靠着这股力量,在贼军的火器之下,勉强避开了要害。

    那么,如果他的力量再强一些,甚至让其他人也拥有这种力量,那他们是不是就能够应付贼军火器?

    而且,如果大军分散开来,是不是也能进一步躲避火器的伤害?

    如果让王朝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告诉他,他想的是对的。

    后世枪炮时代的战争,已经不适合密集阵型冲锋了。

    不过,那是对于普通军队来说的。

    对于人人神枪手的救民军来说,你分散不分散的也没有太大区别。

    甚至可能还会起到反效果。

    毕竟,如果人群密集,在前面的士卒,还能为后面的同袍挡些子弹呢。

    至不及,也能增加一些射击难度。

    虽然最终结果,可能没有啥太大区别就是了。

    毕竟大军冲锋,彼此之间总有缝隙。

    对于神枪手来说,那已经足够射击到后面之人了。

    不过分散看来的话,倒是能够避开火炮的大面积杀伤。

    但是步枪就不行了,分散也一样一枪一个。

    不过,洪承畴虽然有了一些大致的想法,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验证与练习。

    所以,洪承畴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一边按部就班的募捐招兵,一边开始研究体内的那团力量,以及研究针对火器的新型军阵战法。

    另一边,从占据半个省的领地,到一下子扩张到了占据两个省的救民军,此时也是安稳下来。

    短时间之内,王朝是不会想着扩张了。

    不过,他想安稳,那也要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先是山西总督宋统殷,领兵五万西进,想要跨越黄河进入陕西。

    只是,甚至不等王朝派军支援,黄河西岸渡口附近城池的八百救民军,已经是给山西总督宋统殷,生动的上演了一出半渡而击。

    五万明军损失惨重,只有两万人逃离。

    自此,宋统殷再不敢随意进攻陕西,而是一门心思的剿灭高迎祥、张献忠等小股反贼。

    西安府,王朝感应着新占区域稀稀疏疏的明黄国运,无数冲天而起的灰黑之气,不禁心中暗叹,任重而道远啊。

    随着占领两省之地,王朝开始操控灵力快速扩张。

    虽然最终变得稀薄无比,但总算覆盖了两省之地。

    不过,大量百姓灵性力量的滋生,这也使得灵力浓度快速增加。

    而随着灵力的扩散,汲取广大百姓散发的灵性力量,便开始衍生明黄色的国运,以及灰黑色的民怨之力。

    这些新占区域比较起来,陕西东部地区的灰黑之气,已经是在快速的消散了。

    一来,这里占据的时间更长一些。

    二来,在救民军占领这些地方之前,农社社员便已经潜入了这里,暗中宣传救民军政策,招募社员等等。

    所以,在救民军占领这些地方,并且真正的实行宣传政策之后,这里的民心立即便就快速归附。

    与之相差无几的,还有四川的北部。

    而四川的南部,难免就要差上许多了,大部分都是灰黑一片,只有一片极淡的明黄色光辉,若隐若现的覆盖周围。

    还有四川的一些土司部落,那几乎自成一方小天地,体现在国运之上,就是那一片区域,会形成一片与外界隔离的灰黑气团。

    不过,对于这些土司,王朝可不会像明朝那样惯着他们。

    全都要给我实行救民军的制度政策。

    不同意,不服的,那就打到你同意,打到你服。

    面对着救民军的枪炮,在山林中比他们还要迅捷的救民军,那些土司部落,除了屈服还是屈服。

    而随着大量灵性力量被转化,王朝感觉自己掌握的力量飞速攀升,似乎整个两省之地,都能够伸手可及。

    并且,王朝能够感觉到,如果这么持续下去,只需一两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再进一步。

    毕竟,两省之地的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大了。

    就只是陕西,那就是将近千万的人口。

    就算每人每天产生的灵性力量,只能将王朝的力量,向上推动那么微不可察的一丝。

    但是千万人口加起来,也足以让王朝的力量做火箭般提升。

    再加上其永驻以及破限天赋,那几乎是没有任何瓶颈。

    而且,相比经过起义军、明军的接连祸害,已经死了不少人的陕西。

    被救民军快速攻占的四川,人数还要更多。

    两省加起来,那至少要有两千四五百万的人口。

    得到这些人的灵性力量推动,王朝的力量想不提升都难。

    而就在王朝准备稳定一段时间,好好发展的时候。

    救民军总参谋王三顺,如今的政治处理司郎中武昌,已经胜任商业司郎中的季明远等一干文武,却是纷纷神情严肃的寻上门来。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108272/413453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